郭德纲自媒体收益-郭德纲直播收益

郭德纲在德云社给侯震的待遇如何?
郭德纲自己说过“侯震是他师傅侯耀文给他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郭也在节目中说过“德云社在我出去拍戏拍综艺时,侯震可以摄政监国”。足以看出侯震在德云社的地位。
侯震虽然目前只是在德云社负责报幕,极少上台说相声,整天就在后台这么晃悠。可以不客气的说侯震想要多少钱,只要张口管郭德纲要,郭德纲一定会同意。
侯震如今这样跟他的性格有关。老郭曾经也在相声里说过,侯震不争名,不夺利,整天就想着吃什么。
侯震不说相声,可能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关。早年间侯震在节目中说过,从小就是听着爷爷父辈说相声长大的,如今除了听听老郭说的相声,其余人的相声基本不听,因为没那么可乐。
***如侯震要上台说相声,功底不比于谦孙越等人差,甚至可能还强于二位。
可惜侯震就是懒呀,有口饭吃就心满意足了。德云社给他的待遇没法量化。在德云社待着他觉得干着开心。想挣钱,就向我上面提到的,只要他肯张嘴,郭德纲基本都能满足。
在德云社有这么一号人物,他没有固定的搭档,很少上台演出,即使上台也只是报个幕,却能在德云社的花名册上越过一众当红演员,稳稳排在前五名的位置,他就是侯震,是郭德纲名正言顺身居主流两声界的保障。也因此,侯震不用忙活拿到的工资比几位队长都多。
如果把侯震放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是男主张无忌的配置,张无忌初出江湖时,技艺平平,但人们得知他是武当宗师张三丰的孙辈,少不得要刮目相看。不过,张无忌只是张三丰的徒孙,侯震可是侯宝林血浓于水的亲孙子,更何况侯震的父亲侯耀中是侯宝林长子,侯震本身也是长子,从中国的宗法制角度看,长子长孙,身份倍加尊贵。侯宝林结过三次婚,也有众多子女,但第三代还在说相声的,只有侯震一个男丁。
打小,侯震就爱听爷爷、三叔说相声,耳濡目染,渐渐学得了皮毛。侯耀文在这个圈子里人脉很广,也很疼爱侯震这个侄子,听到他有学相声的念头,十分欢喜,当即给他引荐自己的老搭档:相声名人石富宽,举行了拜师仪式。石富宽和德云社渊源颇深,德云社的红人于谦、孙越都是他的徒弟,能拜入石富宽门下,侯震的资历更硬气了。
郭德纲每次人前介绍侯震,必然要提侯震的家世,因为相声界特别讲究论资排辈,正本清源。德云社之前常被主流相声演员诟病“野路子”,“三俗”,打出侯震这块金字招牌,恰好能证明自己亦为名门正派,压场子,显威风,提气势。
而且,侯震的三叔侯耀文是郭德纲的师傅。当年郭德纲藉藉无名闯荡京城,找了很多相声名人想拜入门下,无奈没人愿意收他。是侯耀文顶着压力慧眼识才,将郭德纲收徒并教导提携,这才让郭德纲有了立足相声界的资本。师恩大过天,郭德纲是个重情义的人,对侯耀文一直尊敬有加,即使冲着师傅的恩情,郭德纲对侯震也要格外照顾。
郭德纲很重视私人领域,书房除了他自己,其他人等闲进去不得。唯独侯震能大大咧咧喊一声:“郭老师,借宝地一用啊”,就能自由自在地进去找书看,或者玩电脑游戏,郭德纲毫不介意。
一次演出,郭德纲都到了后台,侯震还坐在沙发上打游戏,看到郭德纲就让他坐下。郭德纲坐下后看到侯震照旧玩儿手机,就说这是德云社身份最高的人,是唯一一个上班时间在我面前打游戏的人。
侯震这模样,长得自带喜感,圆脑袋大脸盘子,肉乎乎的胖墩墩的,说话时眼珠子骨溜溜地转,笑起来见眉不见眼,真像机器猫一样可笑。侯震的风格不固定,能做逗哏,也能做捧哏,还能讲群口。他和李根搭档讲经典相声《口吐莲花》,连说带比划,老段子抖出新包袱,台上台下欢笑声一片,掌声经久不息。腰果鸡丁嘎吱香,更是深入人心。
虽然有着一身过硬的本领,但侯震在工作上他从来不跟别人争抢。德云社人才济济的,多的是能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角儿,他也不想和他们竞争,想说相声时就说,不想说时,就去给大家伙儿报幕主持、捧场助威。
因此,这几年德云社各地演出时,主持人都是侯震,相声专场本就是拼嘴皮子,显不出主持人的光彩,以侯震在德云社的资历地位,本不需做这样工作,但他乐此不疲。他还是德云社的车队队长,郭德纲专属司机,虽然不演出,却管着德云社不少工作事务。德云社众人都怕郭德纲,侯震不怕,曾在媒体前戏谑地称郭德纲:“只是我们公司一个艺人”。在全德云社敢这样调侃小黑胖子的怕是没几个人了吧?
但要说工资,侯震在德云社那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不用参加各类演出,不用按时按点上下班,客串主持人也得随着自己心情来,但是郭德纲给侯震的报酬那是羡煞旁人啊,侯震的工资据说有200W+各类奖金分红,工资在德云社那是妥妥的第一档,比各队队长拿到都多,关键是侯震基本不需要怎么工作,玩玩手机开开车,轻轻松松钱赚到手,是不是很让人羡慕?
有人问郭德纲是不是报恩收留侯震的,高工资是不是报恩的原因啊,郭德纲直言不讳的说道,同意侯震来德云社是有师父的缘故在里面,有报恩的想法,但是工资收入多少完全是侯震自己努力和自身能力所得到的,和报恩没关系。在德云社中侯震是郭德纲最信任的人,这一点得到德云社众***的赞同,下面只看郭德纲放心把公司股权交给侯震就可以看得出来。
郭德纲曾这样评价过他:不争名不夺利,不贪财不好色,奇懒无比。其实这样说他也没啥毛病,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在德云社闹出的诸多事件之中,侯震一直很淡定,可以说是与世无争。就算德云社所有的演员都走了他都不会走,因为实在是懒得走。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踏踏实实的性格,才能让侯震在德云社有着如今这般的崇高地位吧?!
昨天看了一个视频正好是说德云社的侯震,说郭德纲年薪二百万给他,估计这话水分有些大,虽然跟郭德纲十几年了,也是侯家的长子长孙根正苗红,除了每月得工资还有年底的奖金,一百万左右还是差不多。
郭德纲介绍侯震的时候,总喜欢在前面加一句“侯宝林***的长子长孙,少侯爷”,没错,从这句话就能看出老郭的小心机,归根到底,侯震就相当于德云社的吉祥物。
郭德纲的师父是侯耀文,这成为郭德纲能有如今地位的重要原因,也正是见识过了门第的重要性,郭德纲对于这一点是非常看重的。
而之所以选择侯震,主要是因为有两点机缘巧合。首先是郭德纲跟侯家的关系,因为侯耀文对于郭德纲有知遇之恩,当初被主流排斥的时候,是侯耀文收留了郭德纲,因此郭德纲为了报答对候家的恩情,所以需要捧着侯震。
第二就是侯震的身份比较特殊,作为侯耀文的侄子,侯宝林***的长子长孙,侯震现在是侯宝林侯氏相声唯一的现实传承人,可以说地位超然,这一点郭德纲也非常看重。
于是侯震在德云社就成为了吉祥物一样的存在,客观地说,侯震在相声造诣上表现平平,跟德云社其他有天赋的人是没法比,但郭德纲非常知人善用,就安排侯震来报幕,这一点非常绝。侯震的吉祥物身份发挥到了极致。
而发生的一件事,也是证明了侯震在德云社地位的超然。
侯震在报幕的时候出了事,因为玩手机耽误了时间,导致报幕的时候没及时跟上,这在演出的时候是大忌,按照德云社的规矩肯定是要严办,但郭德纲知道之后,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侯震是他师傅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罚五十块钱就行了!”
看看郭德纲多会做人,而这也证明了侯震在德云社,基本是没人动得了他。花名册前五并非浪得虚名。
侯震在德云社中的待遇应该会很高,但至于具体能拿多少钱,这个外人是不好了解的,毕竟工资收入这个东西算是比较私人的东西,一般人是无法了解详情的,别说是侯震即便是郭德纲每年的真实收入我们都无从知晓,虽然郭德纲每年都能上福布斯演员收入排行榜,但那个数字也未必是百分百准确的,虽然如此,侯震每年能够从德云社拿到的钱保守估计应该也得有几百万吧。
一说有几百万,很多人可能会吃惊,这么多啊,平时也没看到侯震经常演出啊,就能赚这么多钱,但以侯震在德云社目前的地位,拿这个钱是完全合理的,而且绝对是只多不少,为什么呢?首先要说侯震的家世了,郭德纲曾经在自己的相声里说过侯震是自己师父侯耀文留给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开玩笑,但其实说明了侯震在郭德纲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
侯震出自相声世家,爷爷侯宝林是相声***,父亲是侯宝林长子,侯耀中,所以侯震是侯家长子长孙,二叔侯耀华,三叔侯耀文都是说相声的,作为名门之后的侯震自然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说相声也是很有天分,所以他很早就和郭德纲认识,并且互相认了师兄弟,听过德云社早期相声的人应该听过老郭在自己的相声里砸挂说调侃侯震的口头禅:像话嘛像话嘛?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所以侯震从这一点上就已经算是德云社的老人之一了,后来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算是在相声界有了师承,侯耀文可是公认的相声***,又是侯宝林的儿子,郭德纲能拜入侯门,有了如此根基深厚的相声依靠,其中侯震应该起了很大的关系,当然也有人说是于谦通过自己的师傅石富宽给老郭和侯耀文牵线搭桥,两人才成为师徒,但侯耀文是侯震的三叔,侯震又和郭德纲是兄弟,侯震肯定在侯耀文跟前没少说老郭的好话,所以老郭能成为侯门***,侯震肯定出过力的。
所以在师父侯耀文离世后,老郭经常调侃侯震是师父侯耀文留给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侯家长子长孙,只要侯震在德云社一天,老郭就和侯家一门永远有联系,就永远算是侯氏相声的传承人之一,相声行业师徒传承关系还是非常讲究的,老郭为何之前一直被主流相声圈排斥,就是因为老郭之前没有师承,而自从他拜了侯耀文之后就算是有了根正苗红的师承,自己在相声界也有了身份,所以老郭对于侯耀文非常的感激和感恩,爱屋及乌对于侯家长子长孙侯震也是非常的好。
所以虽然侯震在德云社演出不多,似乎非常没有存在感,但老郭到哪去演出基本上都带着侯震,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私交确实很好,能玩到一块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侯震特殊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老郭对于侯震自然是高看一眼,虽然不给侯震安排演出,但经常让侯震担任报幕员,演出费啥都一点都不会少给侯震,所以侯震在德云社的待遇应该是很不错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jitai.cn/post/10176.html